对一些问题的思考
1. 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吗?
唯物主义是中国目前最主流的哲学思想,为大多数人所接受,并且从表面看来,它也是正确的。但唯物主义回避了一个问题:意识从何而来?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整个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。是的,它说了“意识源于物质”。但它有什么根据吗?它能回答“为什么这块物质有意识,那一块就没有意识”这个问题吗?换句话说,“意识源于物质”在整个唯物主义中是作为公理出现的,但这条公理错了怎么办?其实,相对于“意识源于物质”来说,“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”是一条更容易被接受的公理,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后者已经被现代物理学否定了。
2. 什么是迷信?
这是一个稍微简单点的问题,不支我的答案能否令你满意:迷信就是在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,迷迷糊糊的相信某件事情、某种理论或某个人。按这个标准,我们平常说的“迷信”肯定是迷信,而我们对唯物主义的信任也应该是一种迷信,别忘了,我们连它最根本的理论是否正确都还不知道呀!!!
3. 感官可信吗?
的确,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亲耳听到、亲眼见到、亲手摸到的东西都无法相信的话,是非常悲哀的。不过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吧:
首先,假设有一个怪科学家,在你睡觉时把你的脑取出来,放在一桶培养液里。而后怪科学家将你的大脑神经接线连到一台计算机上。这台计算机将一些设定好的讯号传送给你的大脑,于是你的所有感官感觉都不是来自真实的世界,而是来自这部计算机预先设好的讯号。假设,这些讯号很完美一致,你无法发现有任何奇怪的地方,例如,当你“看见你的手摸到墙壁时”,亦同时产生“手摸到墙壁的触觉”。在这个假设下,你能依靠任何你的感官讯号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桶中之脑吗?
这里我无意与大家争辩是否有这样的技术或是否有这样的科学家,因为我们在讨论一个理论,而这个小故事只是一个通俗一点的例子而已。
4. 梦境与现实
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,飘飘然,十分轻松惬意,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。一会儿醒来,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。认真想一想,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,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?大家也许觉得庄子很好笑,但我们真的有办法分辨什么是梦境,什么是现实吗?“梦境是不符合逻辑的,现实是符合逻辑的”,也许这会是你的答案。没错,不过你忽略了一个事实,即你对“梦境是否符合逻辑”的判断都是在清醒时进行的,你从来没有在做梦时这样做过,那时,你认为一切合情合理。如果我们的一生都在另一场更大的梦中,醒来时我们是否还会认为它的一切都合情合理呢?